追风筝的人

作者:卡勒德·胡赛尼

   《追风筝的人》是我看过的最好的小说,没有之一。  

 
    直到现在,依然是。
 
  改编的电影在中国拍摄,却不能在中国放映。
 
  这是一个限制级的故事。但是广电总局却不能删除限制级的情节,因为那正是影片的核心。
 
  电影远不及小说,小说有更多的血腥,暴力,更真实。
 
  生活原本就是限制级的,用谎言给孩子营造的环境,总有一天会破灭。“儿童不宜”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谎言和假象,那是忽略甚至剥夺了儿童作为人队世界的认识权利。
   《追风筝的人》向世界展示了一个限制级的童年。小说第一句就是“我成为今天的我,是在1975年某个阴云密布的寒冷冬日,那年我十二岁。我清楚地记得当 时自己趴在一堵坍塌的泥墙后面,窥视着那条小巷,旁边是结冰的小溪。许多年过去了,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,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,因为往事会自行爬 上来。回首前尘,我意识到在过去二十六年里,自己始终在窥视着那荒芜的小径。”
 
  孩子发现谎言破灭的时候,那感觉很糟糕,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略萨在描述他第一次知道娃娃的来源时,是这样说的:“我和表哥一起在河里游泳,表哥告诉了我娃娃的真正来源,这一揭示仿佛击伤了我。这使我觉得知道这件事是对自己的玷污,同时也玷污了我和母亲的关系,在某种程度上也玷污了生活。世界对我来说一下子就变得肮脏了……过了很长时间我也不得不接受这一看法:生活就是如此。”
 
  蒋方舟发现了略萨世界观崩溃时的糟糕感觉,但是不知她可曾了解,略萨一生,为反抗独裁而奋斗。
 
  谎言破灭时感觉糟糕,尤其是当谎言已经成为自己生命一部分的时候,这事情更让人歇斯底里。
 
  于是,中国主流媒体对韩国电影《老男孩》的评价,用尽了生平所能想到的最恶毒的词汇——血腥暴力色情凶杀道德败坏灭绝人性,当然还要加上万能理由:带坏青少年。
 
  《老男孩》主题鲜明地揭露了那些“已经成年,心智却尚不成熟”的人,描述了被社会异化的人的处境。
 
  但是中国太多人已经被异化得找不到自己,如同《色戒》中的易先生。
 
  专制的毒瘤已经如一根倒刺长入心里,一旦拔出,自己也将一命呜呼。所以正是这些被异化的人,在维持着这万恶的体制,并且将每一个新生命异化。
 
  这和传销体制一模一样。把每个人扭曲成同样的畸形,形成一个暴民的社会。
 
  少数身居高位的暴民,疯狂地施暴,以维持这体制,处在底层的暴民,对统治者表示十二万分的理解,然后努力,奋斗,杀死身边的竞争者,争取早日成为施暴者。那些没有成为施暴者的,被压迫一生,却毫无怨言,他们甚至喜欢这样的生活。
 
  少数人觉醒了,被暴民们视为“不稳定因素”,大家集体杀死了他们,继续着暴民社会的繁荣和暴民主义的伟大振兴。
 
  成长的过程,不应该是一个杀人的过程。
 
  那个天真,诚实的孩子最先被杀死。那个充满同情心的孩子也没有活到成年。
 
  倒是那个猥琐的孩子,那个阴险的孩子活了下来,组成了一个不成熟的成年人。
 
  有人说,凶手是那个猥琐的孩子,他有罪,他应该被关起来,在阴冷的囚室中每天忏悔。
 
  也有一些人坚持说要杀死他,因为他是一切罪恶的根源。但是他不能被杀死,因为没有他,整个族群就没有了后代,没有了未来。
 
  于是这猥琐的孩子在所有人的指责中,只能永远躲在暗处。包括他自己,都在指责自己的猥琐。有时候他甚至真的让自己相信,自己就是那个万恶的凶手,应该被处死,却仅仅由于仍旧担负重责而苟活着。
 
  没有尊严,没有地位,卑微地存在着。
 
  他其实不是凶手,凶手藏得很深。当凶手露面时,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--居然是他,那个受伤的,被忽略的,最弱小的孩子。
 
  他几乎杀了所有其他的孩子,然后潜伏,让那个阴险的孩子面对世界,并把所有罪责推给那个猥琐的孩子。
 
  回头看看,那个天真诚实的孩子,是否还一息尚存,那个猥琐的孩子,是否还独自面对阴冷和黑暗,那个阴险的孩子是否正得意,那个曾经受伤的孩子,是否还躲在让人难以找到的角落?
 
  孩子们可以不在杀人中成长,至少外国大多数孩子不是这样成长。
 
  We are the world.  We are the children.
 
  原来那个被视为万恶之源的孩子并不猥琐,只是那个受伤的孩子,给他帖上了猥琐的标签。自尊,是面对自身缺陷的能力。
 
  所以,哲学家,成了世界上最丑恶的人,他们毕生致力于寻找人性的缺点,然后残忍地指出来。如果悲观地看,我们的社会,真的不比民国初年进步多少,在许多方面,甚至存在着严重的倒退。
 
  出去纯粹的科技进步带来的变化,在目前的中国,许多人依旧愚昧。但是,现在能够看懂文字的人,比民国时候,要多不少,现代人处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,对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,还是有不少了解的。
 
  虽然高墙依旧在,但是互联网的出现,使得草根人物影响大众成为可能。
 
  传播进步思想,唤醒更多的人是可能的。
 
  并且,现在许多年轻人,还没有完全被异化,还大有前途。小补充一下,真正优秀的哲学家,不止是指出人性的缺陷,还要指出一条改善的道路。
 
  卡夫卡的人本质理论,是到目前为止,我最赞同的关于人的本质的阐述。
 
  卡夫卡说,谁若弃世,他必定爱所有的人,因为在这种境遇下他会思考人的本质,这种本质无非是被人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