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宋

作者:阿越



  叫,伯唐康头都不回,早已驱马消失在城中。二人转头救助的望向姚麟,却见姚麟

  正目无表情的望着北边,身子连动都不曾动过。

  同一天。

  大名府,三路宣抚使司行辕内,溪园。一座石亭之内,亭中的石桌上,摆放着

  各色时鲜水果与点心,石桌两旁对坐着两位四五十来岁的白袍男子,两人身后,各

  站着一位青衣侍从,都是低着头,叉手侍立。在石亭东边,离亭约五六步远的水池

  之畔,还有一个中年白袍男子,正端坐在一块大青石上垂钓。这年八月上旬的大名

  府,炎热并未完全消退,这溪园之内,树木成荫,清风徐来,好不清凉,若非石亭

  之外,到处都是身着铁甲,荷戈持矛的!士,真让人有人间仙境之叹。

  “想来子明垂相当已猜到我的来意?”坐在亭内下首的一个男子,端起面前的

  玉杯,轻轻的哦了一口冰镇酸梅汤,又将杯子放回桌上。他说话之时,一双锐利的

  眼睛,一刻都没有离开坐在他对面的石越。

  “师朴一”石越回视着这位与自己同为遗诏辅政之臣的参知政事、兵部尚

  书,默然一会。能让韩忠彦亲自来做钦差,自然是了不得的大事。而如今之事,莫

  大于与辽国的议和。“是皇上不准么?”

  “是。”韩忠彦微微点了点头,“皇上不肯与辽人议和,想叫垂相不要接纳辽

  使。”

  “如此,皇上只需遣一介之使持诏前来,便足矣。”石越淡淡说道,“劳动师

  朴前来,想来此事仍有转圈。”

  韩忠彦不置可否的笑道:“军国大事,有时只凭着公文往来,却也说不太清

  楚。故此我特意来问问垂相的本意。到底是真议和,还是假议和?”

  “真议和又如何?假议和又如何?总之都是议和。”石越笑道:“苟能制侵

  陵,岂在多在杀伤?所谓‘兵者凶器,圣人不得已而用之,,若能不动兵刀,便将

  辽人赶出国土,使百姓得以重返家乡,安居乐业,又何乐而不为?”

  “若是如此,只恐皇上不肯答应。”

  “只须是为国家社视有利,只要我们做臣子的苦谏,皇上年岁虽小,却极圣

  明,必能从谏如流。”

  “若两府皆不愿意议和呢?”

  “这又是为何?”石越愕然望着韩忠彦,道:“只须条款合适,持国垂相【2〕必肯议和。”

  韩忠彦摇摇头,沉声道:“吾来之前,持国垂相曾让我转告子明垂相:此一

  时,彼一时。”

  “这又是何意?”

  “攻守之势异也。”韩忠彦望着石越,他虽心里认定石越只是装傻,却也不得

  不先把自己的想法交待清楚,“八月之前,官军屡败,任谁也不能保证局势会到何

  种地步,议和不得不成为一个选择。但如今我军兵势复振,更胜过往,而辽人师久

  必疲,如今已经是强弩之末,中智以上,皆知辽人兵锋已止于深州,再难进半步。

  而我大宋却有十余万大军以逸待劳。他倾国而来,若是所向披靡,自然万事皆休

  可既然奈何我不得,那就容不得他说战便战,想和便和!当年真宗之时,我兵甲不

  修,文武多怯懦,便有千载良机也抓不住,只好忍痛议和。可如今岂是真宗时事?

  御前数次会议,皆以为机不可失,失不再来。昔日汉武帝马邑不能击灭匈奴,最后

  不得不劳师远征漠北,落了个全国户口减半的惨淡结局。我山前山后诸州沦陷已

  久,朝廷久有规复之志。然与其做北伐这等事倍功半之事,倒不如抓住眼下的良

  机。既然要一决胜负,在自家土地上打,胜算总大过在别人的地盘上打!”

  “两府诸公果真皆如此想?”

  “如此大事,我岂敢妄言?”韩忠彦脸上露出不悦之色,“子明垂相远在北

  京,不晓朝中情况,或有顾虑,亦是常情。故此我才特意前来,要讨垂相一句实

  话。”

  石越正容点头,笑道:“既如此,我也放心了。师朴莫要见怪,注京非是守得

  了机密的地方。”

  “如此说来?”

  “兵者诡道也。”石越笑笑,道:“前者王厚献策,道如今之势,辽人利速

  我军利久。但以人情来说,辽军自南犯以来,屡战屡胜,几乎未尝败绩。他打的胜

  仗,自契丹建国以来算,也都是排得上号的大胜仗。只是不料打了这许多硬仗,我

  军反倒越战越强,人马越打越氮2如今马步已达十余万,他出师三个多月,人马疲

  惫,士卒必生归心,明知再无力进取,可要就此退兵,如何可以甘心?况且他虽然

  无力继续南犯,却只是因粮草难济,人心思归,并不是真的惧怕我军。相反他打了

  这许多胜仗,更免不了有些骄气。战场上得不到的,不免便要生些痴心妄想,想要

  靠使节得到一”

  “所以王厚之策,便是将计就计。辽人想要议和,我便与他们议和。他在大宋

  多呆一日,便要多耗一日的钱粮,士卒的战意也更加消退一分。我们一边高壁深

  垒,示敌以强,既不给辽人决战的机会,亦可打消辽人谋求决战的信心:一面却又

  与之虚与委蛇,派出使者交涉议和,只是这议和之事,既要令辽人相信我大宋是真

  心议和,又要在条款上慢慢拖延。拖得越久,对大宋便越是有利。”

  韩忠彦原本便不如何相信石越议和之心,但这时听到他亲口说明,这才总算将

  一颗心彻底放回肚子里,笑道:“如此便好,我亦可回京说明一”

  他话音未落,却听此前在亭畔垂钓的男子高声呼道:“参政万万不可!”韩忠

  彦几乎被吓了一跳,却见那人丢了钓竿,快步走到亭边,拜倒在地,道:“下官何

  去非,叩见韩参政。”

  “你便是何去非?”韩忠彦惊讶的看了他一眼,以他的身份,自然不会认得何

  去非这样的小官,只是先前看此人在水池边悠然垂钓,他只以为是石越的什么亲信

  护!,不料却是府中漠臣。韩忠彦也是很精细的人,见石越对何去非如此优容,便

  已知此人在石越身边,颇受重视。因又说道:“起来说话罢。”

  那何去非连忙谢过,起身又是长揖一礼,方说道:“恕下官无状,参政方才说

  要回京说明,此事万万不可。”

  “这又是为何?”韩忠彦笑道:“莫非你以为两府诸公尚守不住机密?”

  “不敢。”何去非欠欠身,道:“只是参政断不可小瞧了辽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