管礼部事的贝勒萨哈廉等人忙应了。
此时聚在义州城下的二红旗主力有五万,义州的曹变蛟、王廷臣兵马不过四千。城池一直没下,固然是曹王二人抵抗顽强的缘故,也有围打清军未用全力因素。
况且锦州附近还聚了大量的原二黄旗兵马,兵力方面,堪称优越。
真要舍得本钱,义州城不难攻下。
安排完这事,多尔衮看向管蛮子城的刑部承政高鸿中,说道:“你们蛮子城那边怎么样了?”
高鸿中急忙出列,他恭敬的道:“回皇上,微臣正要禀报这事。流贼在明京追赃助饷后,官绅士民切齿,现在他们皆恨流贼。依臣情报,部分官员勋贵期盼王斗与明太子,然因王斗在宣府镇行类士绅一体纳粮之策,亦有诸多对王斗不满戒惧之人。”
他说道:“此些人期盼却是余人,微臣得到消息,此时在山海关内的辽东总兵吴三桂便别有心思。近日他与锦州、宁远等处族人联络频繁,依皇上之令,沿城驻扎兵马未对他们信使捕杀……微臣也得到密线情报,吴三桂所议之事……”
他看了看厅内各人,说道:“借虏平寇!”
“借虏平寇?”
厅内各人神色各异,多尔衮也是一怔,随后脸上按纳不住的喜色蔓延,他说道:“吴三桂这是要仿效唐肃宗借兵回纥之事?也是,辽东诸将中,也只有这人心思杂了。收复神京,功在社稷?流贼现在就是唐僧肉,谁都想咬一口,看来他心也动了。”
他最后更是大笑起来:“朕前些日给他王侯之位他都不动,现在却是想借兵?真是天助我也!哈哈,这都拜流贼追赃助饷所赐,他们拷银拷得好啊。”
也就在这时,亲卫来报,说外面有机密信使求见,带来了吴三桂的亲笔书信。
多尔衮脸上的笑容更灿:“果然来了,真是说曹操到,曹操就到,真是天助我也!”
……
很快的,吴三桂的信使前来,恭敬呈上吴三桂的亲笔书信,多尔衮温言安抚,吩咐好好安置信使,然后细细观看这信。
就见上面写道:“三桂上疏于北朝皇帝:三桂初蒙我先帝拔擢,以蚊负之身荷辽东总兵重任,皇之威望素所深慕。但春秋之义交不越境,是以未敢通名,人臣之谊谅帝亦知之。”
“三桂今镇辽东,思欲坚守东陲而巩固京师也。不意流寇逆天犯阙,以彼狗偷乌合之众,何能成事?但京城人心不固,奸党开门纳款,先帝不幸,九庙灰烬!”
“今贼首欲僭尊号,掳掠妇女财帛,罪恶已极,诚赤眉绿林黄巢禄山之流,天人共愤,众志已离,其败可立而待也!”
“我国积德累仁,讴思未泯各省宗室,如晋文公、汉光武之中兴者容或有之,远近已起义兵,羽檄交驰,山左江北密如星布。三桂受国厚恩,悯斯民之罹难,拒守边门,欲兴师问罪,以慰人心!”
“奈京东地小兵力未集,特泣血求助。我国与北朝通好二百余年,今无故而遭国难,北朝应恻然念之,而乱臣贼子亦非北朝所宜容也。夫除暴剪恶大顺也,拯危扶颠大义也,出民水火大仁也,兴灭继绝大名也,取威定霸大功也!”
“况流寇所聚金帛子女不可胜数,义兵一至,皆为帝有,此又大利也。帝以盖世英雄值此摧枯拉朽之会,诚难再得之时也。乞念亡国孤臣忠义之言,速选精兵,三桂自率所部合兵以抵都门,灭流寇于宫廷,示大义于中国,则我朝之报北朝者岂惟财帛?”
多尔衮看后又给众人看,特别随征的大学士们。
宁完我笑容满面的跪下,他说道:“皇上,此为千载难逢的良机啊,当速速抓住。”
厅内各人也是一片赞同,他们正愁如何入关,吴三桂此书,真是瞌睡就来个枕头。
范文程则若有所思,他问多尔衮道:“陛下,真的要答应吴三桂借兵之事?”
多尔衮脸上似笑非笑,他说道:“入关是肯定的,然也不能让吴三桂如此轻易得手,而且若入了关……”
他冷笑几声,与厅内众臣细细商议后,说出自己意思,让范文程提笔润词,最后书信一封,让那信使带回。
信中说:“大蒙古博格达汗,大清国皇帝报吴三桂书曰:向欲与明修好,屡行致书明国君臣,不计国家丧乱,军民死亡,曾无一言相答。是以我国数次进兵攻略,盖示意于明国官吏军民,欲明国之君熟筹而通好也。”
“若今日则不复出此,惟有底定国家与民休息而已,予闻流寇攻陷京师,明主惨亡,不胜发指,用是率仁义之师,沉舟破釜,誓不返旌,期必灭贼出民水火。”
“及伯遣使致书,深为喜悦,遂统兵前进。夫伯思报主恩与流贼不共戴天,诚忠臣之义也。伯虽向守辽东与我为敌,今亦勿因前故尚复怀疑,昔管仲射桓公中钩,后桓公用为仲父以成霸业。”
“今伯若率众来归,必封以故土,晋为藩王,仿若大辽南京道之旧事。一则国仇得报,一则身家可保世世子孙长享富贵,如河山之永也……”(未完待续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