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末边军一小兵

作者:老白牛



    也是一窝蜂的害处,便如后世一古脑儿都去学计算机,结果很高端的计算机人才贬值再贬值。

    在宣府镇,这个问题完美的解决了,李邦华心想,这便是王斗说的多分阶层职务吧,往日落榜士子只能应聘私塾,教一些经文,现在却有这么多选择。

    他也明白了宣府镇为何机会这么多,士民工商,皆可有自己的活路。

    而且,这还是小学,李邦华听说宣府镇中学还开始教习正式的历史、地理、物理、化学、农政、工商、政治等课目,需要的人才就更多了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校长卖力的介绍,其实他是看李邦华与朱之冯风度翩翩,一看就是大师级人物的样子,有意将二人留下来,教国文是当然,最好一个又教音乐,一个又教美术绘画。

    眼下学堂物资方面还好,每天早餐可以保证学生们一个鸡蛋,一杯豆浆,就是学校的教师不多。

    他自己就身兼数职,还亲自给学生上音乐课,但他没什么音乐细胞,每次上音乐课,只能给学生们吼军歌,这两个一看就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人才,岂能放过?

    校长一心尽力为教育的伟大风范,深深感染了李邦华与朱之冯二人,虽然他的职务比起李、朱二人差得远,但他人格品德却不容置喙,这不是地位高低就可以抵消的。

    二人相视苦笑,一时之间,都有留下来的冲动,一生为名利权位国事奔走,然这小小的学堂之地,却如此的洁净,有若桃源洁地,心灵避风港湾处,让他们深深触动。

    最后盛情难却,二人同意,闲时会过来给孩子们上上课,校长才心满意足的裂开大嘴放过他们。

    他热情的给二人引路过去,明伦堂本为学子们读书之地,现在是教师的办公室,毕竟往日一个县学不过几十人,现在一个乡学就几百人,明伦堂怎挤得下?开辟专门的教室,成为必然。

    此时广阔的操场上满是学子,今日是射御课,大小孩童,全聚在平场上,低年级练习队列,高年级练习剑术,铳术,拳术不等。

    “跨左……”

    “嘿!”

    “刺击!”

    “嘿!”

    眼前剑光闪闪,一个班的学子都在练习剑术,颇为壮观。

    这些高年级学生,个个束发,身着青色劲装短打,极有英武之风。

    而在他们前方,一个冷峻的剑士背着手,口中不断喝着号令,依校长介绍,这名老师原来是一名刀客,外号齐一刀,在天津一带颇为有名,后入宣府镇来,考中剑士,被学校聘请过来。

    如他们这些外来刀客,剑客,入宣府镇后,除入镖局做事外,很多还进入教育系统。

    “霍!”

    “哈!”

    路过剑阵,又一片整齐的拳阵。

    又一个班的高年级学生,喝着号子,踏着步伐,不断的出拳收拳,却是在练习拳术。

    宣府镇武风颇盛,便是学生们,也是练习极为凶狠的劈挂拳,此为军中格战之技,学生们学的,也是未删节版本。

    “举铳!”

    “放!”

    然后砰砰声响,那边一片的硝烟弥漫腾起。一个班的学生在兴奋的轮流打靶。闻刺鼻的火药味道,似乎还隐隐的传到这边,李邦华与朱之冯互视一眼,都有点心惊肉跳的感觉。

    练剑术与拳术二人不反对,但这个鸟铳……

    不过看校长习以为常的样子,二人知趣不言。

    然后看到一个教官样子的人踱步到学生前,他举止有点别扭,似乎某处受了伤,不过却是目光锐利无比,他说了句什么。就见三个高年级班集合。动作快速整齐。

    看他们样子,李邦华与朱之冯心中暗叹,许多明军中的家丁营兵,也不能如此整肃吧?

    就见那些束发学生列了个阵。一色的青色劲装。然后一片的剑光闪耀。却是个个抽出佩剑斜指。然后入鞘,左手抓着剑鞘,右手按在剑柄上。一片整齐的喝道:“忠诚、荣誉、奉献!”

    一股威势,凛然而散,李邦华与朱之冯看得心头震动,这些只是宣府镇的小学生啊。

    他们还看到阵中有几人一样涨红脸大吼,这几人似乎……

    校长看到二人目光,随着望去,笑道:“哦,那几个是蒙古人,但在学堂与汉人学生没什么两样。”

    李邦华道:“化夷为汉,善。”

    心想宣府镇这点很好,虽分等级,教育上却一视同仁。

    一杆日月浪涛旗从教官手上竖起,火红的旗帜在寒风中极力飞舞,鼓动的旗帜中,三个班的高年级学生皆是按剑齐唱:“锦绣中华,河山壮丽,长江大河……”

    校长脸上带着笑,不断手上打着节拍,到了一个调子时,他也哼唱道:“……物阜民康,美哉我大中华……”

    回过头来,他对二人笑了笑,道:“二位先生,请。”

    李邦华与朱之冯随着校长走去,走了几步,李邦华忍不住回过头去,雄壮的歌声仍然飘来:“……美哉我大中华……”

    带着一股振奋人心的味道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潮水般的思绪涌上李邦华的心头,回醒过来,发觉自己坐在大将军府的椅子上,想想这几个月的经历,他审视自己内心,原来不知不觉,对这片土地已经产生热爱。

    而最可爱的,便是那些学子,所以他迫不及待,想在教化司任职,只是,王斗同意吗?

    第一次,李邦华有种忐忑不安的感觉。

    不知等了多久,听脚步声响起,王斗龙行虎步的从内堂出来,身后跟着叶惜之、符名启、张贵、钟荣、钟正显、田昌国等民政部要员。

    看到李邦华,王斗脸上露出微笑,他哈哈一笑,正要说话,却见李邦华抢上一步,深施一礼,道:“下官见过大都护!”

    身旁朱之冯,一样深深施礼。

    王斗道:“……邦华公请坐……朱公一样坐,上茶。”

    他舒服的在自己虎皮大椅上坐下,张贵、田昌国等人瞟了李邦华二人一眼,一样在旁位上坐下。

    他们一样坐得很舒服,只有符名启,叶惜之,李邦华,朱之冯正襟危坐。特别李邦华、朱之冯坐姿不用说,从个人修养上看,王斗等人确实不如这些儒家子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