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末边军一小兵

作者:老白牛



    关键是一些火箭,或许是质量原因,或许是存放久了,火药受潮。神机营一些火箭射出后,不是往空中奔去,而是扭着身子乱跑,将前方一些呐喊冲锋的友军射翻不少。

    然总体而言,似乎无边无际的明军,还是喊叫往石门山冲来!

    看山下明军如此之多,阿济格尼堪身旁的朝鲜军参将金浩楠,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,只是喃喃道:“怎么办,怎么办?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马科的军队在与清兵激战时,唐通的密云军,同样沿着小凌河西岸前行。

    比起艰难的攻山战,他们的前行就顺利多了。

    这条狭长的河谷地带,虽然某些地方丘陵起伏,官道蜿蜒曲折,然大体而言,都是平缓松软的河谷地。有些地带,还地形宽阔,山与河之间,离得颇远,适合战车大队的行进。

    主帅唐通的性格。也影响了镇内各营的兵将。行进时,这些密云军都颇为谨慎,小心,不求有功,但求无过。

    他们小心翼翼行进,不过沿途并未遇到多少的鞑子兵马。密云军的风格还有一条,便是喜欢集中优势兵力,消灭少量的敌人,简单来说,就是喜欢以多打少。

    不论遇到清兵多少。五十人,一百人,他们至少都要集中三千人以上的兵马围殴。

    如此谨慎的态度,加上这种地形。敌方兵马施展不开,便是使用骑兵,都没有多少迂回的余地。所以他们行进虽慢,取得战果不少,途中各营兵将,不时向主帅唐通报捷。

    或是斩首一级,或是斩首五级,胜利的消息不断。

    如此也让唐通脸上有光,在马科与吴三桂面前,颇为自得。

    东路军激烈的大战。发生在水手营地前方。

    此地的东侧,一条浮桥直接架到对岸,通向不远的小凌河堡。

    手水营村寨前方百步,挖了一条深深的壕沟,断绝了官道行进,寨墙壕沟之间,以吊桥起落通行。

    守护村寨壕沟,约有数百的满洲各旗甲兵与朝鲜兵,还有约二千多的杂役什么的,算是此行敌军兵力最雄厚的地方。不但如此。村寨的左面是石门山,山势平缓,山上的清兵,有可能冲下来援助。

    唐通入援时,号称万余强军。实数八千多,此战除留守千人营地外。余者大多出战。内中,有三千人为他正兵营的马步官兵,余者分为两个营,分别一参将,一游击,皆是唐姓,算唐通的族亲,所以密云军还是很团结的。

    见前方鞑子兵马雄厚,当头出发的左营与右营将官,都不敢怠慢,紧急向正兵营求援。他们一直在烈日下等待,直到由唐通亲将唐宗率领的正兵营到达。

    唐宗到达后,见对面鞑子兵军马雄厚,同样非常谨慎。三营将官好一番商议后,集中各营三百多辆的战车与炮车,内有大量的佛郎机与百子铳,分守前方与左方。

    这些战车火炮,层层叠叠的排布,各营的军士躲藏在内中,亦步亦趋的逼战。

    离寨墙百多步,密云军火炮齐鸣,大量的佛郎机与百子铳,向前方喷射大股的火光与硝烟。

    小心谨慎的人,都善于发挥自己的优点,军队也是如此。密云军或许知道,近战肉搏,自己与鞑子兵差距不少,所以他们大大发挥自家战车火炮的威力。

    而且佛郎机炮发射快速,虽然炮子不大,多是数两,或是一、二斤,不过如冰雹似的炮弹呼啸过去,有若霹雳般声响中,寨墙上土石横飞,墙后的清军个个狼狈不堪。

    剧烈的震动力,使得人五脏六腑都要破裂似的,很多人的耳膜更是震得生生发疼。

    这种炮弹的呼啸,一轮接一轮,层层叠叠的战车推进又推出,各战车炮车上的火炮,从巳时双方接战,一直响到午时。

    这漫长的时间中,壕沟寨墙那方的清兵一直光挨打不能还手。

    这样的地形,也容不得他们使用别的方法,真是憋屈无比。

    午时中刻,水手营的清兵终于得到撤退命令,数千的密云军,静静地看着他们退走。临行前,这些清兵还烧了水手营到小凌河堡的浮桥,数千的密云军,仍然整齐排列,没有一个人轻举妄动。

    清兵走远后,唐宗各将,仍然持谨慎态度,并不追击,他们在密密的战车掩护下,沿着小凌河边逼去。

    此后只余一些小规模的战事,未时,唐宗各将,在无数军士的簇拥下,静静地看着一些清兵,在烧毁小凌河与百股河交汇处一座庞大的浮桥。

    不但这座浮桥,该桥上流,还存在多座浮桥,尽数浓烟滚滚,火光烛天。若唐宗等人急派兵马抢夺,说不定可以抢下几座浮桥,不过他们只是静静看着,未开一炮,未放一箭,一直等这些浮桥烧毁完毕。

    数千密云军,不约而同松了口气。

    回顾身前左右,皆是意气风发的脸色,唐宗哈哈大笑,喝令身旁一个亲卫:“我师浴血奋战,与奴反复搏杀后,赖圣上洪福,洪督师运筹帷幄,唐大帅指挥若定,终攻占水手营,攻占百股河岸,完成我师战前预定方略,此战,大捷!”未完待续。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,欢迎您来投推荐票、月票,您的支持,就是我最大的动力。

    最新最快章节,请登陆,阅读是一种享受,建议您收藏。

    更多全本txt小说请到下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