几人听见这声音皆是惊了一下,其中一人飞速回头,待看见门口之人,登时慌得连手中的笔都握不牢了。

    “殿下。”

    纷纷正身低头,敛袖道。

    孟廷辉手上收拾东西的动作未停,眸子轻抬,缓缓望过去,目光在他那张自打她入朝以来便不见其笑的脸上逗留了片刻,才道:“殿下找臣何事?”

    方才她与这几人只顾议论内都堂的事情,连他来了都没发觉,更是不知他在那里站了多久,又将他们说的话听去了几成。

    看着这几人在看见他时那诚惶诚恐的表情,她忽然有些想笑。

    在翰林院待得久了,这“清议衙门”中的人哪一个会怕朝中重臣贵勋,便是那一夜他怒气腾腾地来兴师问罪时,一院诸臣也没有当场面怯过。

    她不曾想到,到了这中书门下二省的地界,他的威势竟好似大了数倍,单看这几人的样子,也能想像得出他平日里在二省都堂内是如何治下视事的。

    于是她这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,倒让旁边几人愣了愣。

    他只是淡望着她,声音依旧凉凉的:“随我去内都堂,日落时分可走。”说罢,便转过身去,走出了几人视线范围外。

    她低眼,手上的动作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。

    未想过第一天来门下省便能被传至内都堂祗候。虽知左司谏一职位低言重。可这突如其来地加宠还是让她不能一下子适应。

    更何况。若是单单传她去内都堂。大可随便遣个黄衣舍人来传话便可。他何必要特意来此一趟?

    虽有疑虑。可还是不敢怠慢。她随手将东西放妥。理了理官服。便直身欲走。可才一抬头。就见身旁几人正默声望着她。

    这目光。三分吃惊三分不信三分嫉妒。还剩一分隐隐约约地敬服在内。

    她弯唇。亦是默声回望过去。然后便快步走了出去。

    受翰林院二位大学士举荐。蒙皇太子特恩。她以一身三职入门下省之事怕是无人肯服。可他竟然屈尊亲来传她去内都堂。这又是多大地荣耀和宠信。只怕这谏院中地人看了之后。没人会敢对她不敬。

    廊角琉璃瓦光五彩耀目,他的肩头亦是染就一层薄辉,人立在檐下,犹如崖边奇松一株,挺拔峻峭得让人不能直视。

    她知他在等她,便垂手轻走过去。

    心头忽动,有小朵小朵的浪花在胸腔里翻跃,让她隐隐颤抖,呼吸微促。

    想开口,问他为何会亲身来此。

    可却不知为何,竟是怎么都问不出这话。

    他看见她来了,也无多言,只领了她往西面行去。

    一路上廊柱错落,细雪映朱,偶有鸟飞振翅,嚓嚓声更显得他二人之间静谧无声。

    她终于开口,“殿下是从哪里过来的?”

    先前同那几人闲言时,未曾听说他在内都堂,想来平王冲老臣们发火时他应是不在场,可不知眼下他是否已听说了此事。

    他道:“枢府。”

    言简意赅,步子不顿,语气一如既往的凉漠。

    她低应,辨不出他究竟生气了没有,便是寻常百姓,在听见旁人在背后议论自己大婚之事时怕也会恼,何况他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子,又如何能够真的不气不火。

    可他眼下这模样,竟似方才那些人所论之事同他丝毫无关一样。

    她又问:“臣今日接调呈,才入门下省,人还未站稳便被殿下带去内都堂祗候,殿下这样是否考虑欠妥……”

    他足下一慢,人停了下来,侧头低眸,目光探进她眼底,“你孟廷辉还有怕的事情?”

    此话语气平平淡淡,可却让她脊背一寒。

    至是才知,他其实是全听见了的,他对于她所说的那些话是存气带怒的。

    她低头,“臣妄议平王、殿下,臣有罪……”

    他打断她:“你没罪。”然后继续往前走。

    她识相地闭嘴,可却愈发想不明白他,不知他这一句一变的态度是什么意思,索性直截了当道:“朝中上下为了太子妃一事已是乱议纷纷,却不闻殿下自己究竟意欲如何……殿下可愿尚北戬公主为太子妃?”

    他走着,不语,目光始终望着远处的殿墙。

    她想了一想,忽而想起他说他才从枢府过来,脑中一闪,片刻后微叹,“臣这话倒是问得多余了。殿下雄心壮志,又怎会愿意让区区一个北戬公主挡了殿下的宏伟大业。”

    他蓦然开口:“你放肆。”

    她便闭嘴。

    是放肆,可她何时不放肆过,他不是不知她大胆放肆,可他一次次容忍她,又对她加恩加宠的,这究竟又是为了什么。

    二人一路再也无言,直待走到内都堂北面的宽阔砖廊上时,她才又道:“其实对于殿下来说,只要不是北戬宗室之女,册谁为太子妃都无甚紧要的,不是么?”

    他在她身前半步,听见此话时身形忽滞,可却未回头,也未开口,直直大步进了内都堂的门。

    里面紫袍金銙满满映目,高案雪宣朱墨籍乱,人声嘈杂,议论之声不绝于耳,显是一副乱阵未平的样子。

    她跟着他走进去,可却像空气一样,一屋子人里好像没有一个注意到她,目光尽数凝去了他身上。

    他入案落座,身子往后一倚,眸光扫了扫都堂里今日值印的人,顺手翻开案上落着的卷宗。

    东面一角有些动静,未几便见古钦持了折子过来,递上去:“殿下。”

    他接过,翻开看了看,望向古钦身后的几人,坐定不语。

    古钦道:“此为臣等奏请回绝北戬来使之请的联名折子,殿下若是无异,便尽早落玺定音罢。”

    他将折子扔在案上,“今晨听说古相衔领一众东班旧臣在景德殿劝皇上应允北戬之请,怎么眼下说辞却变了?”

    古钦垂首,“臣同几位参政多番商量,以为……”

    他不客气地打断道:“是因父王来过。”

    几位老臣脸上都变了变,却也没有开口相驳。

    他又道:“倘是我说,我要应允北戬来使之请,你们又将如何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