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胡 顺嫂,我真不是故意了!”旁边一个脸上长着麻子的年轻小伙想上前扶她,却被她甩手挣开。
“你不是故意的,可我的绣屏怎么办啊?你毁了我的绣屏,我的春妞儿就得赔得甄家了!你这天杀的!我可怎么办啊?老天爷啊!我的春妞儿才六岁啊!我可要怎么活啊!”妇人捶地大哭,脸上涕泪纵横,十分可怜。
围着人群多是叹息,还有的上前劝说,可妇人坐在地上不肯起身,只是悲嚎着。
两人看着都不明前因,于是易三问旁边一位中年妇人:“大婶,这是怎么回事?”
那大婶回头一看,见一双男女并肩而立,仿若瑶台璧玉,顿时眼前一亮,忙向两人细道详情。
原来地上嚎哭的妇人村人都称胡 顺嫂,是个苦命人,自小父母双亡,养在叔家,受尽婶娘打骂,好不容易长到十四岁,被婶娘以五银叶买给了胡 顺做媳妇。好在胡 顺是个老实人,在镇东头的大户甄家做花匠,挣着的工钱虽不多可也能养家糊口,而后又生了个女儿春妞儿,一家和和乐乐的。可这舒心的日子也没过多久,三年前胡 顺得了痨病,一家重担便落在胡 顺嫂一个妇人身上,起早摸黑的劳作,可本就是清贫之家,挣的那点钱还不够一家吃喝,又哪来余钱治病吃药的,只好上甄家借,看在胡 顺曾做过工的份上,甄家肯了,前前后后借了三十银叶,可最后还是没能把人留住,半年前死了。
胡 顺嫂掏空了家底买了棺材葬了男人,可欠着甄家的钱还没还,于是求甄家宽限,甄家看他们孤儿寡母的就宽限了半年。只是三十银叶于小康人家来说都是数年的收入,更何况胡 顺嫂一个女人,她又上哪挣这三十银叶去,自然是依旧还不上,甄家便要拉她的春妞儿抵债,胡 顺死后胡 顺嫂就留这么一块肉,要了去就等于要她的命。邻里给她出主意,去求甄家老夫人。
甄老夫人是个吃斋念佛的,眼见着胡 顺嫂哭得可怜,又曾听胡 顺说过自家媳妇绣工好,便给匹绸布,让胡 顺嫂绣一幅花好月圆的绣屏,给长孙成亲用,就当是抵了欠债。于是胡 顺嫂日绣夜绣,辛苦了一个月终是绣好了,正要送去甄家,大街上却与匆匆赶回家的烧饼担李麻子撞上了,绣布没拿稳掉地上,偏李麻子也没担稳担子,炉子落地上,炭火贱出,落在绣布上,便烧了好大两个洞,这绣屏算是毁了。
听了前因后果,再看地上哭得如丧考妣的胡 顺嫂,两人都沉默了。风独影正想着要不要去街上找个富人摸个三十银叶来帮这胡 顺嫂时,却见易三走了过去,蹲下身温 和的对地上的胡 顺嫂道:“大嫂,莫哭,我有法子帮你。”
一听这话,胡 顺嫂抬头,泪眼模糊的看着一个仿如天神的男子,顿吃惊得止了哭声。
易三捡起地上的绣布,见白色的绸布上方绣着一轮金黄的圆月,下方一簇红色牡丹娇艳如霞,绣工确实相当精致,只可惜牡丹花上两个硕大的黑洞,生生毁了这花好月圆图。他将绣布递给胡 顺嫂,“大嫂,你先回去,明日的辰时你到这里来,我送你一件完好的绣屏。”
听着这话,胡 顺嫂顿时呆了,便是周围人群亦是惊愕不已。要知这绣屏胡 顺嫂绣了一个月才绣成,便是再绣一件也不可能一日内完成,所以都奇怪这位公子有什么法子可还胡 顺嫂一件完好的绣屏。
“大嫂,相信我,明天我会给你一件一模一样的绣屏。”易三微笑道。
那张俊美的脸上绽出微笑时,就仿佛神袛给于的承诺,奇异的安抚了胡 顺嫂,于是不由自主的点点头。
“来,大嫂起身。”易三扶起胡 顺嫂,然后目光看向人群,“麻烦哪位乡邻送大嫂回家去。”
“胡 顺嫂,婶子送你回去。”一时便有个妇人上前扶住胡 顺嫂,一边走去一边劝说着,“有句老话‘船到桥头自然直’,绣屏已毁了你哭也哭不回,倒不如先信了这位公子的话。回头婶子也找乡邻想想法子,总不能让春妞儿给甄家拉去的。”
眼见那胡 顺嫂走了,人群便也散了。
“你要如何给人家一幅一模一样的绣屏?”风独影满是稀奇的看着易三。
易三回头,目光打量了她一眼,含笑不语。转身,牵着她去买了些丝线,又租了个大的绣架,便与她一道回了海家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