离得较远的妃嫔贵妇们,忍不住垫脚探头张望,众人惊异神色里淑妃面有得色,莺声燕语的道:"臣妾碧芫以此恒海明珠衣,进献太后,此衣以南闽天蚕锦掺金丝织就,缀绝品深海鲛珠万颗,着此衣者,肌肤润泽,体轻康健,容颜不老,苍发返青,谨以此恭祝我西梁万年,太后千秋。
女人群里骚动更剧,已经有些不老成的,露出了惊羡或嫉妒的神色,深海鲛珠是离国特产,颇为名贵,以在座贵人们的财力地位,拥有数颗,或者拥有鲛珠做成的首饰,也算勉强能为,但象这样以万颗鲛珠缀衣,且颗颗不小于指头大小,实在是近乎于惊世骇俗了。
张家财力,可见一斑。
张淑妃含着矜持笑意,注视着太后神情,见江太后神色满意,一抹微笑悄绽于唇角,她此次下了血本,一是为了压压诸妃风头,宣告这后宫中她永远###第一,二是为了后位,萧玦后位虚悬已有数年,目前除了她,瑶妃柔妃等人也肖想不已,而这中宫之位,将来总是要太后下懿旨的,虽说这母子不合,但面上,萧玦并不好拂逆太后太过,若是太后能和她张家达成默契,再在朝中联合起来施加点压力,萧玦也许就顺水推舟的立后了,只是诸妃争得紧,互相监视得严密,她多次寻找机会讨好太后,都被半途破坏,如今寿宴,却是个堂堂正正的机会,此时不做得出彩惊人,更待何时?
秦长歌侍立文昌身后,神色不动的看着那珠衣,心中却想到另一个问题,深海鲛珠是恒海中一种少见的珍蚌独产,生长期长,取珠困难,因此凡达到指头大小,便是御用之珠,不可于市上流通,张家再有势力再有钱,对于离国来说,也只是他国富户而已,如何能够得到这许多御用珍珠?
除非......
抬眼向萧玦看去,却见他竟然也盯着那珠衣若有所思,似是感应到她的目光,萧玦浓长的睫毛一掀,目光如电的射过来,两人目光相接,秦长歌微微一笑,垂下眼睫,萧玦的眼瞳,却缩了缩。
她总是这样,不在乎,不怕他。
看似不敢面对天威逼视,躲避对视,其实他觉得,她也许只是不想看他而已。
正如那微笑,看似温婉如三月春风,细细感觉,却只有浓雾一团,寒气三分。
刚才在殿前,跪地的衣香鬓影五色缤纷的人群中,他莫名其妙一眼就看见了她。
这喜日子,她难得不若平日里清素,一身绯红银绣衣裙,插一枝玛瑙攒珠宫钗,鸦鬓雪肌,笑容婉转,作为天子,他可谓阅遍人间春色,但很少能见到一个人能将素淡和鲜艳都穿出常人难及的嫣然风致,只是那一双妙目,却清冷冷如深秋月下碧波千顷的江水,映着月色辉光,尚未接近,便觉得一丝清寒之意,从骨髓深处,淡淡弥散出来。
这个女子,看似温暖好接近,给他的感觉,却是拒人千里的。
这反倒激起了他的注意和好奇,明明她总想将自己湮没于人群,他却总能###第一眼于万花丛中发现她,那种淡定无谓,居高临下的气质,也许常人发现不了,但作为同样身处高位的他,反倒###第一时间觉得熟悉。
他调查过她的资料,平平无奇,唯独出身云州这几个字,令他怔了许久。
云州......长歌虽说出身千绝门,自小在门中长大,但她说自己祖籍云州。
是不是云州的女子,都有这份常人难及的非凡气质?
......
他这里盯着秦长歌出神,秦长歌怎么可能不知道,心知再这样看下去,定会给自己带来麻烦,当下轻轻一碰文昌,文昌会意,立即站起,趁着淑妃已经退下,微笑带着秦长歌上前来。
本已欲待起身的瑶妃怔了怔,悻悻的坐了下去。
她这才想起,文昌位居一品,地位不仅不比自己低,比淑妃也要高上些许的。
照例说了些善祷善颂的祝词,文昌尚未献礼,众人的目光都已投向秦长歌手中盒子,便见雪白镂空玉盒玲珑剔透,微透紫光,那紫色纯正温醇,若葡萄鲜艳欲滴,色彩极其分明诱人。
这本就是秦长歌故意为之,特意弃用寻常紫檀,以免盖了紫玉的独特颜色,用上好的羊脂白玉,衬出那葡萄紫的绝顶色泽。
文昌微笑将手一引,秦长歌轻启盒盖,深紫光芒乍现,又是一阵惊叹,观音本是常见,然而那尊观音雕工极其华美细腻,衣袂波纹,玲珑指甲都一一显现,且唇角微笑,神秘悲悯,微微俯首,目视众生,目光竟如活人般流波转动,神采绝异,所有注目那观音的人,都心神一阵恍惚,觉得那目光温暖慈悯,如温泉拂过己身,舒畅无伦。
那观音造型也奇特,即非莲台坐像,也非普通大妈状的千手观音渔篮观音净瓶观音,而是一腿直立一腿盘曲的立像,双掌合十,衣带当风,容颜秀丽,仙姿飘逸。
毫无疑问,太后的目光,已经完全被这尊无论质料还是雕工都堪称绝品的观音像吸引,她仔细注视了一会儿,神情欣喜,却似突然想起什么,犹疑的看了一眼文昌。
童舜已经微笑俯身道:"恭喜太后,您上次还说东配殿小佛堂内缺尊观音像,可巧今日便有了一尊,此观音像果然庄严华贵,堪为国母所用,也多亏公主是虔心我佛的居士,方能深体太后心意啊。"
他这么一说,太后想起文昌现今的身份,神色和缓下来,文昌已笑道:"太后圣寿,文昌岂敢以寻常俗物相献,这尊观音像别的也罢了,却是中川雕艺耄祖李南柯大师亲手所雕,而且,由圣德护国寺方丈释一大师亲自开光呢。"
此言一出,哗的一阵骚动,连太后也"啊"了一声,童舜惊声道:"怎么可能--啊,请恕老奴失礼--李大师已多年不曾亲自雕刻,据说他徒弟的雕工便已是千金难求,这个便也罢了,而释一大师据说已入仙人之境,闭关多年不见外人,皇家宣召也不曾应诏,如何会为此像开光?"
"说来是机缘巧合,许是信女子与我佛有缘,"文昌微笑平静,目光莹润,当真有了几分淡泊高远之气,"前些日子听闻护国寺释正大师开坛讲法,我也微服去了,听到一半,有沙弥来请我,只说有缘人欲待相见,不想便是释一大师,自此蒙大师青眼,有幸晤谈几次,得益匪浅,所以为太后请了这尊观音佛像后,方能得大师开光。"
说到此处众人已是悚然动容,释一大师现已是百岁高龄,五十年前便是名扬天下的得道高僧,据说他自幼生来便有异象,妙解佛义智识无涯,为一代禅宗之祖,八十岁后他便深居简出,多少人欲求一面而不可得,不想文昌这个带发修行的居士,居然有这等机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