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唐悬疑录

作者:唐隐

  从台州到淮西,裴玄静和崔淼又走了将近十天。在台州境内时,需时刻提防着柳泌的追踪,只能挑选隐秘小道,总算有惊无险地出了台州,但也耽搁了不少时间。

  朝西北一路行来,寒冬的面貌比去时更加严酷。风一天比一天凛冽,在江南时,尚能见到常青的林木,越靠近淮西,眼前的绿色就越稀少,最终蜕变为满目贫瘠。

  山川和田野都是光秃秃的,并不全是季节的缘故。官道上不时有衣衫褴褛的百姓从他们的身边经过,方向却与他们相反。

  这些百姓都是从淮西逃难出来的。

  朝廷在淮西连年用兵,拉锯数载,朝廷耗尽全力,淮西同样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。壮丁几乎都上了战场,农田因无人耕种而荒芜,仓廪空虚,民多无食,纷纷逃往唐军控制的地区。自从唐将李光颜在北线占领郾城后,唐军主帅李愬又接连攻下西线的多个据点,与北线连成一气,吴元济驻扎的蔡州基本上成了一座孤城。严冬来临,城中更是饥寒交迫,所以逃难的百姓源源不断,一茬接着一茬。

  从他们的口中,裴玄静和崔淼打听到最新的情况:因为吴元济把主力都调往北线,只剩下老弱兵丁驻守蔡州城,所以更加强了防范,蔡州基本处于封锁状态了。

  蔡州附近已有三十年不见唐兵,更没有朝廷的机构和官员,犹似一座国中之国。只是这座独立王国衰败得厉害,不知道还能撑多久。

  临近傍晚,裴玄静和崔淼才好不容易找到一间客栈住下。从此地去往蔡州只需半天时间,客栈里几乎没什么人,周围草木凋敝,触目荒凉。

  “静娘,还是我一个人去蔡州吧,你就别去了。”崔淼说着,用力把窗户关紧。可是没什么用,寒风依旧从一道道缝隙中钻进来。屋里一点不比屋外暖和。

  “阴了好几天,这场雪若是下下来,肯定非常大。”裴玄静答非所问。

  “你听见我的话了吗?”

  “听见了。”裴玄静反问,“为什么不让我去?”

  “你不是都看见了吗?蔡州的情势相当不妙,出来进去都很困难了。朝廷的军队随时会发起总攻,蔡州城失守是迟早的事,在这个过程中,生灵涂炭的惨祸不可避免。现在这个时候入城无异于去送死。”

  “所以你不让我去送死,却要自己去吗?”

  崔淼笑道:“送死这种事情,我一向比较擅长。静娘可不行。”

  “可是崔郎,我们来蔡州是为了找到聂隐娘拿回玉龙子,并不是来送死的。”

  “话虽如此,但不入蔡州就找不到聂隐娘。而一入蔡州,又等于跳进火坑。到时候可未必做得了自己的主了。”

  “那么现在的局面就是,我们既不知道能不能在蔡州找到聂隐娘,也不知道即使找到了她,她肯不肯将玉龙子交出来,更不知道就算拿到了玉龙子,又能不能把它平安地带出蔡州。”

  崔淼看着裴玄静:“静娘,你不是想说咱们白跑一趟,就此打道回府吧?”

  “当然不是。”

  “那你到底想怎么做?”

  “崔郎,我无论如何都要拿回玉龙子的,绝不能无功而返。所以,咱们必须谋定而后动,确保万无一失。”

  “玉龙子真有那么重要吗?”崔淼露出习惯性的嘲讽表情,“之前和静娘一路寻觅时,我对玉龙子也充满了好奇。可是在天台山上亲眼目睹了,不就是块龙状的玉石吗?怎么就成了无价之宝了?”

  “玉龙子的价值在于它的意义。”

  “没错,但意义是人赋予它的。譬如和氏璧吧,当年秦王声称愿割让十五座城池以交换,说到底还是为了彰显秦国的强大实力。蔺相如能够完璧归赵又怎样?和氏璧最终不还是成了秦王的玉玺。再说玉龙子,最初是作为道门对唐室支持的象征,后来又成了道教与皇家之间密切联系的证物。待到安史之乱时不知所踪,便说明了当天下大乱之即,道门与皇家都自身难保,这种所谓的联系就变得十分脆弱,没有实际意义了。安史之乱后的几十年中,玉龙子都不在皇家手中,也没出什么乱子呀。若不是这一回,静娘非要寻找王质夫,搅乱了一池春水,玉龙子至今还好好地待在天台山上呢。”

  裴玄静恼了:“崔郎是想说,所有这些麻烦都是我造成的吗?”

  “静娘误会了。我的意思是,玉龙子真没那么要紧。大唐不会因为一块石头就亡的,道门也不会因为一块石头就毁祖灭宗。像王质夫那样,为了保护玉龙子而死,虽然令人扼腕叹息,终究过于痴愚了些。在我看来,就算聂隐娘真拿着玉龙子去和朝廷谈判,以当今皇帝的脾气,该打照样打,绝对不会有半点犹豫的。”

  “崔郎究竟想说什么?”

  “我是想说……”崔淼的声音中突然有了些莫名的颤动,“在青城山时,静娘曾经答应过我,这次只要找到王质夫,完成王皇太后所托,便将与我一起隐遁江湖,从此再不踏入俗世凡尘。如今王质夫已死,我们又为了玉龙子一直追到蔡州城外,算得上仁至义尽了。我想请静娘认真考虑一下,是否可以到此为止了呢?朝廷业已兵临城下,攻陷蔡州指日可待,玉龙子的下落终究不是你我所能掌控的,何不由它去呢?否则,若真踏入蔡州这一个乱局,想要脱身就没那么容易了。”

  裴玄静沉默着。

  “静娘……”

  她抬起眼帘:“崔郎,你的心意我何尝不知,又何尝不想?可是现在,我还不能放手,我必须拿到玉龙子。”

  “拿到以后呢?”

  裴玄静坚决地说:“我要把玉龙子交给皇帝。”

  “皇帝?”崔淼震惊地瞪着她,“喂喂!我记得你是在执行王皇太后的秘密任务啊,而且还是瞒着皇帝进行的。怎么又要把玉龙子交给皇帝呢?”

  “我反反复复想了很多遍,王皇太后和汉阳公主派我来寻找质夫先生,却费尽心机瞒着皇帝。为什么呢?一个山人王质夫会对皇帝造成什么威胁?王皇太后要找自己的族兄,皇帝也没有任何理由非难。我现在终于明白了,王皇太后和汉阳公主要瞒着皇帝的,不是王质夫而是玉龙子。”她望定崔淼,一字一句地说,“她们不希望皇帝得到玉龙子。”

  “那她们想把玉龙子给谁?”

  “不知道。”裴玄静认真地说,“但是我认为,皇帝比任何人都更配得到它。”

  崔淼讥笑:“你认为?静娘做得了玉龙子的主?”

  “我当然不行,可是皇帝做得了主。”

  夜已深了,破客栈里没有几个住客,周围鸦雀无声。但在寂静之中,又总能听到一些可疑的声响,像寒风从旷野中刮过,又像有人在睡梦中呻吟。

  许久,崔淼才说:“静娘终究还是维护正统的。开始如此,经历了这么多变故之后,仍然如此。”

  “不,我也曾经动摇过。可是崔郎,自从踏出长安,从西到东,再从南到北,这两个月中,我几乎走遍了半个大唐,直到今天,我才真正懂得叔父,还有武相公他们为什么坚决支持皇帝,心甘情愿地效忠于他。崔郎方才说得很对,玉龙子只是一块玉石,本身并无神力,关键要看它落到谁的手中。安史之乱后,大唐山河破碎,最苦的还是百姓。当今圣上戮力削藩,拼劲全力要把大唐重新凝聚起来,如果他真的成功了,那么得益的仍然是百姓。玉龙子虽然只是一块石头,但天下人都以为它在皇帝间代代相传,如果现在突然由别人掌握了它,并拿出来展示天下的话,对皇帝肯定会造成极大的困扰,甚至影响到社稷安定,所以……”

  崔淼打断她:“所以皇太后和汉阳公主都不及静娘懂道理。”

  “她们有她们的道理,但她们没有对我明说。所以,我还是相信自己的道理吧。”

  在她的眼中,皇帝就是那个苦心孤诣收拾着旧山河的人。他小心而顽强地拼合着帝国的版图,像在拼合一片片的碎瓷。光凭这一点,就足够赢得裴玄静的尊敬了。对于皇帝的行为,裴玄静并非总是认同,但她从未怀疑过他的明智。这已经成为她的信念,也应该是这个风雨飘摇的帝国的共同信念。玉龙子,将会强调这种信念。

  不过,这显然不是崔淼的信念。他冷笑着问:“你就那么相信他?”连圣上二字都不愿意说了。

  “除了他,我还能相信谁?”

  “你这话是什么意思?”崔淼的双眸仿佛在冒火。

  裴玄静直视他:“聂隐娘,是崔郎引来的。”

  “没错。”崔淼笑得更恣意了,“还有呢?”

  “真的是王皇太后命崔郎到青城山助我的吗?”

  “不信可以去问啊。”

  “崔郎!”

  崔淼道:“后面的话更不好听,还是我代静娘说了吧。是我对金仙观地窟感兴趣,让禾娘去哄骗自虚,要到那下面去玩耍。自虚心眼实诚,果真带她下去一游。否则也闹不出后面的祸事。静娘不会受到牵连,自虚更不会差点儿被皇帝诛杀。所以,金仙观之事,也该算到我的头上。嗬,其实哪件事不该算到我头上呢?从一开始静娘误入贾昌老丈的院子开始,再到金仙观的地窟,从《兰亭序》到《璇玑图》,再到今日的玉龙子,桩桩件件麻烦都与我脱不开干系,静娘要怪我,我实不敢喊冤,就算静娘要杀我,我也该引刀自刭才是。”他咬牙含笑说完这番话,眼中的火焰仿佛被一场暴雨浇灭了。

  裴玄静调转目光,不忍再看。

  又过了许久,崔淼哑着喉咙问:“下一步,静娘打算怎么做?”

  “李愬将军驻扎的文城栅离此地不远,我准备去投他。我会把聂隐娘和玉龙子的情况都禀报给李愬将军,由他来定夺如何抢回玉龙子。”

  “那我呢?”

  “崔郎不是想隐匿江湖吗?”

  “哈,”崔淼问,“静娘就不怕我去蔡州,给聂隐娘通风报信?”

  裴玄静垂眸不语。再谈下去似乎没有必要了,况且,天色已蒙蒙发亮。

  今晨寒意更甚。